他们的休息地,在格子间之外

admin 2025-05-13 18:03:01 52

他们休息的地方,不在格子间。

 

记者 |  崔斯也

编辑  | 詹腾宇

封面 | 《漫长的季节》

城市的时钟缝隙里,藏着无数短暂休息的时刻。
格子间之外,出租车司机、外卖员、清洁工 …… 那些最普通的劳动者都在哪里休息?
我走上街头试图寻找答案,发现他们的休息地点千差万别。
在人们忽视的城市角落,这些劳动者的片刻 " 停顿 " 很少发出声音,他们却在默默撑起整个城市的运转。

在医院,坐在外面休息的人。(图 / 崔斯也 摄)

下午 1 点,北京某三甲医院

北京的大医院总是挤满疲惫的人:生病的、陪护的,从全国各地长途跋涉而来。
医院的院区很大,里面有很多长椅可供大家休息,中午有人直接在长椅上躺着睡觉。
在医院里,最忙碌的一群人是站在各个角落、肩披红色绶带的导诊员。人群来来往往的一楼大厅里,几乎每隔 10 秒钟,就会有人来到导诊员刘姐的面前。

导诊刘姐在工作。(图 / 崔斯也 摄)

刘姐今年 54 岁,吉林人。这是她做导诊员的第 4 年。在此之前,她在商场承包过几年档口,自己卖服装。新冠疫情开始后,商场关门,她的生意也停了,后来经人介绍,到医院做导诊员。
刘姐说,医院的员工休息室在地下一层,里面有椅子,可以坐坐。因为休息时间通常只有半个小时,导诊员大都自己找地方,午饭也是自行解决。刘姐往往会选择从家里带饭。
导诊员的工作不轻松,需要长时间站立、说话,节假日更加忙碌。刘姐很怀念以前在商场卖服装的日子:" 自己当老板多好啊,但是现在干啥不累呢?都一样。"
每隔一会儿,她会悄悄地走到角落里关闭的挂号窗口,那里放着她的水杯。

刘姐喝水的杯子。(图 / 崔斯也 摄)

因为不停有人来询问,我们对话没几句就被打断。短短的 10 分钟里,我已经听到了不少重复的问题。
和每个人都要找导诊员的情况相反,医院的清洁工几乎被无视。我和院区里的清洁工冯阿姨聊天时,路过的人 " 嗖 " 地丢来一个水瓶,惊险地落在我和她之间的垃圾车里。
冯阿姨今年 71 岁,江苏人。她的两个儿子都在北京工作,她从 50 多岁开始和老伴一起到北京帮忙带孙子,把 4 个孙儿都带到了 10 多岁以后,她便出来打工。冯阿姨以前在超市做店员,后来因为年龄被辞退,她才主动来到医院询问是否招聘清洁工。当时的主管也觉得她年纪太大,但告诉她,可以试试。
" 结果一试就试了 5 年,主管都换了俩。你说这活又脏,夏天热、冬天冷,哪有人愿意来?" 冯阿姨哈哈一笑。

医院清洁工冯阿姨。(图 / 崔斯也 摄)

据冯阿姨说,像她这样不在楼里、负责清扫外部院区的清洁工,是没有专门的休息室的。他们中午可以在食堂里吃饭,吃完后坐一会儿,算是短暂地歇息了。
工作时间是从早上 7 点到下午 5 点。" 但你不能(早上)7 点才开始干活,我都是六点半到。你是来干活的,人家来上班之前,你得把这儿弄干净,对吧!" 冯阿姨说。
年过七旬的冯阿姨看起来很有精神,因为她有自己特别的 " 摸鱼 " 方式:" 这个活不用力气,但你手上的活得不停地干,到处都是人,你不能在那儿站着,对吧!对我来说,这都不算力气活!" 她边说边推着车离开。

下午 2 点,
北京国贸附近的 " 的士之家 "
4 月上旬,大风天气刚结束。4 月 17 号下午 2 点,北京的气温已经升到 30 ℃。
在全年拥堵的北京 CBD,想要找一个停车的地方不容易。但奔波在路上的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,总需要一个停靠的地方,通惠河北路的 " 玉霞烧烤家常菜 " 是他们常常光顾的快餐店。
门口侧面的红色立牌上,写着饭店的另一个名字—— " 的士之家 "。

门口的牌子写着的士之家。(图 / 崔斯也 摄)

在国贸桥、北京华联(SKP)百货有限公司和建外 SOHO 写字楼的环绕下,这里静静地藏着 " 的士之家 " 这个略显复古的词语和店面。这里的饭菜量大管饱,还提供司机需要的一些服务,比如接热水、上厕所,司机可以短暂地休息。早些年还有人专门在这里守候,给出租车司机的手机安装网约车软件。
40 多岁的老板玉霞和她的亲朋好友来自安徽。她 14 岁来到北京,在姐姐的饭店打工。那家饭店是当年北京最知名的 " 的士之家 ",叫 " 大胖子饭馆 ",生意火爆,老司机们都知道。那时北京的出租车还是黄色的天津大发。玉霞说,她是不少司机看着长大的。
后来大胖子饭馆关店,玉霞和丈夫出来开店,丈夫炒菜,她打下手。虽然比不上姐姐的店红火,但生意也一直不错,饭店最火的时候 24 小时营业,楼上楼下总坐满了来休息的司机。店里的菜便宜、量大,出菜也快。点一份菜,主食免费,有的司机能吃两三碗。

玉霞的店,菜量大管饱。(图 / 崔斯也 摄)

" 我们家司机人都可好了,我们搬到哪儿,他们就跟到哪儿。" 聊天时,玉霞习惯把顾客称作 " 我们家司机 "。
出租车司机高师傅正在店里吃面。最近一年多,他常来这家店吃午饭,基本都在下午 2 点以后。还有 3 天他就满 60 周岁,即将退休。这是他开出租车的第 19 年,在此之前,他还开过挂车。" 我从 29 岁多就开车,开了 30 多年车。我乐意开,自由。"
大多数司机吃饭没有固定的时间,他们会选择自己带饭,但高师傅不喜欢,他爱吃现做的饭菜,最喜欢吃面。不过因为血糖高,不能吃太多主食,他每次来店里都会嘱咐玉霞:" 少下点面条。"

出租车司机高师傅。(图 / 崔斯也 摄)

高师傅身上有种北京大爷特有的松弛感:" 年轻的时候,我一上午就能跑 500 块钱生意。现在每天跑够 100 块钱就回家。钱挣多少算够啊?差不多就得了。我到下午四五点就回家。" 不一会儿,他彻底打开了话匣子,开始细数他家里的每个人,还询问我的工作,最后感慨:" 现在呀,还是你们年轻人压力大。"
不是司机、没有驾照的人当然也可以来这里吃饭。2023 年,易烊千玺在一则名叫《4%vol 的河》的 Vlog 中提到一句," 玉霞的店,已经坐满了 "。
一时间,易烊千玺的很多粉丝开始来到店里打卡,现在店里从门头的标语到店内的便签,都有易烊千玺和他的粉丝的痕迹。

玉霞和店里的 " 网红座位 ",墙上贴满了明星粉丝的留言。(图 / 崔斯也 摄)

高师傅对此并不了解:" 网红不网红的、你们年轻人喜欢的,我不懂那个,反正我来习惯了。我们吃饭,就是找好停车的地儿。"
而这一突如其来的改变没有让玉霞高兴,她反而变得很紧张:" 生怕他们不爱吃我这儿的饭,看到饭菜吃不完,我这心里可着急了。我也特意留着能打卡的座位给他们,熟客司机来了,我都跟他们说别坐那桌。" 她指了指正对着门口的座位。
我随机问了几位来过的粉丝,她们都表示菜太咸了。玉霞说,司机们的口味比较重,干活出汗,就吃得咸一些。当我问到是否有粉丝告诉她的时候,她说没有," 这些小姑娘人都很好 "。
玉霞说,北京城里这样的 " 的士之家 " 正在逐渐减少。以前,光是他们家这群亲朋好友,就开了十几家,现在只剩下三四家。近几年,玉霞的丈夫突发脑血栓,落下后遗症,炒菜的工作落到了儿子身上,玉霞则每隔一阵子就要陪丈夫做康复训练。

玉霞说,店铺马上要到期,可能又要搬家了。(图 / 崔斯也 摄)

据她说,很多她以前熟识的老司机,也不再开出租车了。今年开始,在店门口司机们常停车的位置,交警偶尔会过来抓拍。" 贴上条就是(罚款)200 元,拉多长时间才能挣 200 块钱?" 店里的其他司机抱怨道。

下午 5 点,北京朝阳某商场
此前逛这个商场时,我就注意到这里有骑手休息区。我到休息区后发现,原本空空的地面上多了几张长椅,看上去很新,打开上面的盖可以存放衣服。
我想找几位经过的骑手问问,但这是商场,每个取餐的骑手都太匆忙了,没人在这儿坐下休息。

商场里设置的外卖员休息区。(图 / 崔斯也 摄)

这时,一位保洁阿姨走来。她是董姐,今年 51 岁,是商场的办公室保洁员。我问她平时一般在哪儿休息,她苦笑着说 " 都要站着 "," 累了只能在厕所的洗手台上靠一会儿,歇几分钟,赶紧出来。别的地方不行,被发现要扣钱 "。
她的上班时间是从早上 8 点到晚上 10 点,这意味着,她每天需要站十几个小时。
前不久,社交媒体上曾掀起关于 " 保洁阿姨休息间 " 的讨论。一些网友发现,在大学、写字楼、商场等地方,公共厕所中那个上锁的隔间其实是保洁阿姨的休息室。窄小的空间里摆放的是打扫工具和保洁阿姨的凳子、衣物。
这让很多人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保洁阿姨的工作日常,也引发了 " 为保洁阿姨设立休息室 " 的呼吁。

(图 /《完美的日子》)

走上商场二楼,我遇到了另一位正在卫生间里打扫的保洁阿姨。她说,自己并没有网上讨论的 " 厕所隔间休息室 "。和上一位保洁阿姨董姐一样,她也没有地方可以休息。与此同时,按照岗位的规定,她只能一直在卫生间的范围内站立工作,不能走出卫生间," 走出去,被发现了就扣 200 块钱 "。
商场负一层,美食街和小商铺里人潮涌动,但似乎热闹和放松对她来说只是路过。晚上,她就住在商场地下的员工宿舍里," 很小,冬天没有暖气,夏天没有空调、电风扇 "。
我问她会不会睡不着。她说:" 白天站十几个小时,脚上都起泡了,还不累得倒头就能睡着?"
说完,她探头看了看卫生间外面的走廊,冲我摆摆手,拿起拖把走进一个隔间,开始拖地。
运营:小野;排版:两只羊

点赞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