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3512回落到3491!沪指尾盘为何突然跳水

admin 2025-07-09 18:09:01 142

每经记者:肖芮冬      每经赵云

7 月 9 日,市场全天冲高回落,三大指数涨跌不一,沪指 3500 点得而复失。截至收盘,沪指跌 0.13%,深成指跌 0.06%,创业板指涨 0.16%。

板块方面,多元金融、短剧、银行、新型城镇化等板块涨幅居前,保险、稀土永磁、有色金属、风电等板块跌幅居前。

全市场超 3300 只个股下跌。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 1.51 万亿元,较上个交易日放量 512 亿。

果然,只需大金融稍稍发力,沪指日内站上 3500 点并非难事。

但为什么午后市场走弱,3500 点得而复失了呢?

日内最高触及 3512.67 点的沪指,下午 2 点半后快速走弱,最低回落至 3491.20 点。

下面这张分时图,揭示了初步答案。

Wind 数据显示,临近上午收盘,当银行板块进一步拉升,中证 500、中证 1000、中证 2000 等代表中小盘股的指数纷纷跳水。

也就是说约 10:50 开始," 站上 3500 点 " 这事,就有一些靠银行股 " 强撑 " 的意味了。

午后,银行板块小幅走弱,又引发更多市场资金离场,上述指数同频下跌,沪指随之降至 3500 点下方——但其实仍在 " 临门一脚 " 的距离。

因此,在应对上,目前不必纠结 3500 点到底 " 上没上 ",而更应关注市场震荡上行的趋势是否有变。

银行股再度上涨

同花顺数据显示,多元金融板块上午冲高、午后回落,收涨 2.09%;银行板块收涨 0.98%。

A 股 " 市值一哥 " 工商银行在最后 1 分钟涨幅明显收窄,最终收涨 1.16%,股价仍创历史新高,最新市值来到 2.79 万亿元。

这不禁让人想起,至少在大半年前,就有投资者在感叹 " 我们斗不过工商银行 " 了。

原因不难找,就拿收益率说话——

2024 年,工商银行累计上涨 52.34%;

今年以来,截至今日收盘,工行又累计涨了 15.84%。

一只银行股,一年多的时间,能给长期持有者带来近 80% 的浮盈,这显然跑赢不少股民了。

消息面上,进入 7 月,A 股上市银行迎来密集分红期。7 月 7 日,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,将于 7 月 14 日派发 2024 年末期现金股息约 586.64 亿元。此前,招商银行已公告,将于 7 月 11 日实施年度分红,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2 元(含税),分红总金额也将突破 500 亿元大关。

据统计,7 月以来已有超 10 家上市银行公告,将陆续实施 2024 年度派息分红。若叠加此前已发放的中期分红,今年上市银行年度分红金额达 6320 亿元,创历年之最。其中,国有六大行表现尤为突出,合计拟派发 2024 年年末股息超 2158 亿元,加上中期分红后,年度分红总额累计超 4200 亿元。

业内人士表示,上市银行持续高分红态势,进一步凸显了银行板块的投资价值。浙商证券称,建议用牛市思维看待和参与本轮银行股重大级别行情,当下不是行情的下半场,而是长周期的开始,趋势的力量(低利率大时代 + 人民币资产重估)是本轮行情的底层逻辑。

不肯 " 加入 " 银行的资金,今天在买什么?

如昨日推送所说,当银行板块领跌,沪指还能上攻至逼近 3500 点,说明这一关口所需的条件已比较齐备。

就拿不少机构强调的 " 哑铃策略 "(比如左手高股息,右手科技成长)来说,只要昨日大涨的科技股回调幅度小一些,金融股便能托住指数继续上攻。

二者若保持良性轮动,市场便有较明显的 " 慢牛 " 特性。但今天 3500 点得而复失的事实说明,行情并不是每天都风平浪静的。

有观点认为,近期以银行股为代表的权重股持续走强,虽维持了指数强势,却也给短线生态带来比较深远的影响。最显著的变化就是,板块间轮动节奏比较快。市场上确实有强势题材反复活跃,趋势上涨;但后手追高的资金次日容易吃瘪。

因此有观点认为,如果踩不准轮动的节奏," 死拿 " 某一看好的方向反而是近期成功率较高的策略。

就拿今天来说,早盘市场热点快速轮动后大部分回落,午后市场新增热点较为匮乏。

非金融的题材中,今天总体维持强势的主要是影视院线、文化传媒、教育这一方向。

据央视新闻报道,网络平台数据显示,截至 7 月 6 日 12 时 35 分,2025 年暑期档(6 月— 8 月)总票房(含预售)突破 25 亿元。据介绍,今年暑期档类型多元、题材创新、供给丰富,涵盖历史、悬疑、动画、科幻、动作等十余种类型。

另外,国家电影局统计显示,截至 6 月 30 日 21 时,2025 年上半年电影票房为 292.31 亿元,观影人次为 6.41 亿,同比分别增长 22.91% 和 16.89%。

至于后市,据媒体报道,相较于往年,今年年中的市场明显强势,一方面是流动性充裕,6 月银行间市场面临 NCD 到期高峰、存款搬家、季末资金需求三重考验,但资金面不紧反松,大行回购融出余额回升至 5 万亿元左右,NCD 净融资转为负值。6 月央行少见地提前公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,且单月开展两次操作,稳定了市场情绪。

民生证券认为,展望 7 月,流动性宽松有望延续。首先,7 月为政府债净融资 " 小月 ",财政压力较小;其次,制造业 PMI 连续收缩可能推动资金面进一步宽松;再次,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,减轻人民币汇率压力,为国内宽松提供空间;最后,央行工具灵活,短期内无需重启国债买卖即可维持流动性充裕。

点赞
返回